公司新聞
含山縣“徽博杯”見證歷史-我身邊的
文保單位攝影比賽
悠久的歷史賦予了含山極為豐富的文物資源。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:“要把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文物保護好、管理好,同時加強研究和利用,讓歷史說話,讓文物活起來”。為提升含山文物保護工作認知的重要性,切實增強做好文物保護工作的責任感、使命感和緊迫感,特舉辦含山縣“徽博杯”見證歷史-我身邊的文保單位攝影比賽。
主辦:含山縣文化旅游體育局
承辦:含山縣文物保護中心 含山縣文化館
協辦:含山縣攝影家協會 含山縣老年攝影家協會
冠名:安徽徽博文化投資集團
見證歷史-我身邊的文保單位
專業攝影師及攝影愛好者
投稿日期:2021年4月1日-2021年5月20日(以稿件提交成功時間為準)
大賽邀請業內專家進行評審,設:
一等獎1個,獎金2000元+證書;
二等獎2個,獎金各1000元+證書;
三等獎3個,獎金各600元+證書;
優秀獎51個(含山縣縣級以上51個文物保護單位各1個),獎金各100元+證書。
1.本次大賽不收取任何參賽費。參賽作品僅接受電子版,采用電子郵箱進行投遞。
投稿郵箱:hsxwhgwhy@163.com
2.大賽參賽者不限年齡、地區。倡導作品多樣化的表現形式,歡迎各地專業攝影師、攝影愛好者參加。
3.作品不限制拍攝器材,專業相機、無人機、手機等的作品均可投稿參賽。
1.作品題裁:僅限我縣國家、省、市、縣級文保單位。大賽組委會對參賽作品將進行審核以確保作品的所有權和真實性。
2.參賽作品單幅、拼接、組照(每組限由6-10幅圖片組成)不限,作品需為JPEG格式,文件大小不低于5M,彩色、黑白均可。
3.任何翻拍的圖片不得投稿。參賽作品允許恰當的修飾,謝絕提供電腦創意和改變原始圖像的作品(即照片僅可作亮度、對比度、銳度、色彩飽和度的適度調整,不得作合成、添加或刪減畫面元素的圖片、大幅度改變色彩等技術處理)。
4.參賽者投稿時需在郵件內填寫真實姓名、作品信息及聯系電話,所填寫的姓名須與身份證一致,謝絕網名、匿名參與。獲獎及入選作品經身份核定作者非真實姓名,主辦方將取消其入圍及獲獎資格。
1.參展作品必須為參賽者本人擁有著作權的原創作品,不得有抄襲、拷貝、仿冒等不正當、不合法行為。
2.若參賽作品涉及肖像權、名譽權、著作權等糾紛,相關法律責任由參賽者本人承擔,由此而給主辦方、承辦方帶來的不良影響及利益損害,參賽者應予以賠償。同時,主辦方、承辦方有權立即取消相關參賽作品的參賽資格或追討所獲獎項。
3. 本次大賽所有參賽作品均不退稿。主辦方有權在網絡、畫冊、報刊展覽等平臺宣傳中使用所有獲獎及入圍作品,不再另行支付稿酬。
4. 本次大賽規則及聲明解釋權歸主辦方所有。凡投稿作者,均視為同意并遵守。
附:含山縣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目錄及地址
序號 | 名稱 | 年代 | 級別 | 位置 | |
1 | 華陽洞石刻 | 宋、明 | 省級 | 環峰鎮 | 含山縣環峰鎮褒山行政村華陽寺自然村以北 |
2 | 褒禪寺遺址 | 唐宋 | 市級 | 含山縣環峰鎮褒山行政村大廟自然村北側 | |
3 | 含山縣電廠 | 中華人民共和國 | 市級 | 含山縣環峰鎮攀桂社區攀桂街124號 | |
4 | 大廟古井渠 | 唐宋 | 縣級 | 含山縣環峰鎮褒山行政村大廟自然村北100米處 | |
5 | 張莊遺址 | 商周 | 縣級 | 含山縣環峰鎮城北行政村張莊自然村西南100米處 | |
6 | 黃泥塘遺址 | 商周 | 縣級 | 含山縣環峰鎮九連行政村黃泥塘自然村南500米處 | |
7 | 陳氏民居 | 清 | 縣級 | 含山縣環峰鎮攀桂社區攀桂街107號-5號 | |
8 | 大崗遺址 | 商周 | 縣級 | 含山縣環峰鎮祁門行政村下垅自然村以南150米 | |
9 | 陳家崗遺址 | 商周 | 縣級 | 含山縣環峰鎮祁門行政村下垅自然村以南200米處 | |
10 | 唐家崗遺址 | 商周 | 縣級 | 含山縣環峰鎮祁門行政村下垅自然村以南300米處 | |
11 | 道仁塘遺址 | 商周 | 縣級 | 含山縣環峰鎮夏橋行政村道人塘自然村東南200米處 | |
12 | 王莊遺址 | 商周 | 縣級 | 含山縣環峰鎮夏橋行政村王莊自然村西北200米處 | |
13 | 東關三國古戰場 | 三國 | 市級 | 林頭鎮 | 含山縣林頭鎮東關社區以西 |
14 | 游酢墓 | 宋 | 市級 | 含山縣林頭鎮隱龍行政村楊山林場車轅嶺南側 | |
15 | 大張遺址 | 商周 | 縣級 | 含山縣林頭鎮房圩行政村大張自然村南200米處臺地上 | |
16 | 田嘴遺址 | 商周 | 縣級 | 含山縣林頭鎮鼓山行政村田嘴自然村南200米處 | |
17 | 姚王廟 | 清 | 縣級 | 含山縣林頭鎮樂城社區老街西側 | |
18 | 八福寺 | 清 | 縣級 | 含山縣林頭鎮青龍行政村蒼山山腰 | |
19 | 古昭關遺址 | 春秋 | 省級 | 昭關鎮 | 含山縣城以北7.5公里昭關街以南50米處 |
20 | 王山遺址 | 商周 | 縣級 | 含山縣昭關鎮潭泉行政村 | |
序號 | 名稱 | 年代 | 級別 | 位置 | |
21 | 下畢遺址 | 商周 | 市級 | 清溪鎮 | 含山縣清溪鎮下畢村 |
22 | 含山古窯址群 | 唐宋 | 市級 | 含山縣清溪鎮和林頭鎮境內 | |
23 | 萬年橋 | 明代 | 市級 | 含山縣清溪鎮鎮南老政府門口 | |
24 | 徐氏祠堂 | 清 | 縣級 | 含山縣清溪鎮白衣行政村大徐自然村南側 | |
25 | 佛慧寺大雄寶殿 | 清 | 縣級 | 含山縣清溪鎮白衣行政村汪大自然村200米處 | |
26 | 晉王城遺址 | 新石器時代至東晉 | 縣級 | 含山縣清溪鎮清溪中學北側 | |
27 | 湯氏祠堂 | 清代 | 縣級 | 含山縣清溪鎮太平行政村 | |
28 | 胡塘莊古井 | 清 | 縣級 | 含山縣清溪鎮周伏行政村胡塘莊自然村南10米處 | |
29 | 汪村古井 | 明 | 縣級 | 含山縣清溪鎮周伏行政村汪村自然村南 | |
30 | 吳氏民居 | 清 | 縣級 | 陶廠鎮 | 含山縣陶廠鎮南峰社區洪份自然村 |
31 | 閘口遺址 | 商周 | 縣級 | 含山縣陶廠鎮西山行政村 | |
32 | 馬莊遺址 | 商周 | 縣級 | 含山縣陶廠鎮西塔行政村 | |
33 | 凌家灘遺址 | 新石器時代 | 國家級 | 銅閘鎮 | 含山縣銅閘鎮長崗行政村凌家灘自然村北200米處 |
34 | 南莊遺址 | 商周 | 縣級 | 含山縣銅閘鎮慶廣行政村南莊自然村北100米一處 | |
35 | 接引庵 | 明清 | 縣級 | 含山縣銅閘鎮太湖行政村太湖山林場北側一公里處靠山腰 | |
36 | 楊馬無名烈士墓 | 近現代 | 縣級 | 含山縣銅閘鎮太湖行政村楊馬自然村北300米處 | |
37 | 大城墩遺址 | 新石器時代至隋唐 | 省級 | 仙蹤鎮 | 含山縣仙蹤鎮柴莊村南約300米處 |
38 | 江淮橋 | 明代 | 省級 | 含山縣仙蹤鎮東邊 | |
39 | 童壇 | 清 | 縣級 | 含山縣仙蹤鎮長山行政村童壇自然村中 | |
40 | 大盛古井 | 明 | 縣級 | 含山縣仙蹤鎮東洪行政村大圣自然村東側 | |
41 | 教場遺址 | 宋 | 縣級 | 含山縣仙蹤鎮六衖行政村 | |
42 | 澗程老橋 | 清至民國 | 縣級 | 含山縣仙蹤鎮玉皇行政村 | |
序號 | 名稱 | 年代 | 級別 | 位置 | |
43 | 薛瑞豐礱坊 | 清至民國 | 省級 | 運漕鎮 | 含山縣運漕鎮漕川社區 |
44 | 漕川佘氏祠堂 | 清 | 省級 | 含山縣運漕鎮社區上大街43號 | |
45 | “美人靠”民居 | 清 | 市級 | 含山縣運漕鎮漕川社區西大街38號 | |
46 | 李鴻章當鋪 | 清 | 市級 | 含山縣運漕鎮西大街 | |
47 | 天主教堂 | 清末 | 市級 | 含山縣運漕鎮西大街 | |
48 | 向氏古民居 | 清至民國 | 市級 | 含山縣運漕鎮小北門 | |
49 | 徐氏祠堂 | 民國 | 縣級 | 含山縣運漕鎮漕川社區上大街西側 | |
50 | 黃氏古民居 | 清 | 縣級 | 含山縣運漕鎮小北門22號 | |
51 | 渡江戰役烈士墓 | 近現代 | 縣級 | 含山縣運漕鎮新豐行政村 |
二〇二一年四月一日
注:本文轉自含山縣文化館
鏈接如下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VCyh4B6r4BVWq7sOb3kQKw